網站首頁關於誠敬儒資訊中心文化服務產品服務文化樂園招商加盟招賢納士聯繫我們
 
文化乐园
    德育故事     经典精读     儒家有约     圣贤恩泽     修学次第     善文赏析     其他资料下载    德音雅乐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为:首页 >> 文化乐园 >> 经典精读
 
《群书治要360》62
作者: 发表时间:2016-09-22 浏览次数:780 次

第二十一讲02

  我们看第四十六句,是第九册一千一百六十六页。我们一起来把它读一遍,在第二段文开始。【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暗也。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这一段话也点出了我们常谈到的一句,为政之道非常重要的态度:“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看这个句子里提到,国家之所以会治理得好,它是一个结果,根源在于君主、国君,他是英明的。国家之所以败乱,是因为“君暗”,就是君主是昏庸的。而君主在哪里表现出他的英明呢?“君之所以明者”,因为他“兼听”,能够广泛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就能够客观了解情况,不至于会误判情势,甚至于冤枉了大臣就不好了。或者是不了解客观状况,下错了决策,那可能影响的就是整个国家的人民了。而君王的昏庸最主要是他“偏信”,就是偏听、偏信。
  “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君主他圣心能通达,就是因为他能广听,然后能接纳这些意见。因为他有这个态度,所以他“圣日广矣”,就是他的德行日渐提升、扩大。因为他广泛听取意见,除了国家政策以外,一定臣子提醒他很多德行上的缺失,他能接受、能去改,“圣日广矣”,“德日进,过日少”,也在纳谏。
  “庸说偏信”,“庸说”就是指这些奸佞之臣他们的一些谗言、一些偏见,反而相信了,那“愚日甚矣”,昏庸、愚昧就越来越严重了。当然这些道理,我们听了也都会很能接受,但历代这么多皇帝,能够真正做到兼听则明的,为数不多。而这些皇帝本身其实都有读圣贤书,这些教诲能不能领受,甚至于能不能遇到境界的时候提得起来,还要看我们心地上的态度、功夫到不到位。
  比方心一定要正,不能偏。《大学》里面告诉我们,“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听哪些话很生气了,心就偏了,忠言就进不来了;听到一些巴结谄媚的话,心里很高兴,要想不偏信都难。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在听忠言的时候,能不能伏住自己的情绪?在听好听话的时候,能不能很理智,不会被这些话语所蒙蔽?这个要去掉好乐,去掉忿懥才做得到。
  在战国时代有一个臣子叫邹忌,他事奉齐威王。邹忌身高八尺多,算长得非常高大,也很庄严。有一天他自己在镜子面前照着自己,突然他感觉非常良好。然后他就问他太太,“我长得跟北城的徐公比起来,谁比较庄严、美丽?”在齐国长得最英俊潇洒,就是北城的徐公,是众所皆知的。结果邹忌问他太太的时候,他太太马上回答他,“徐公比你差多了,你比较帅、比较英俊。”他一听挺高兴的。没多久他的妾来到他身边。他又问他的妾,“我跟北城的徐公比起来谁比较庄严?”妾也不假思索,“他比你差多了,你比较好看。”他又很高兴。结果隔天,他一个朋友来见他,他们在聊的过程当中,邹忌又问他的朋友,“我跟徐公比起来,谁长得庄严?”他朋友说,“当然是你了,他怎么能跟你比呢?”
  结果又过了一天,徐公到他们家里来了。进了他家,他很认真的看徐公,然后心里想,人家比我帅多了,我怎么比得过人家呢?等徐公走了以后,他自己在镜子面前一直看看看,觉得实在差太远了。后来他就想,明明比人家差多了,怎么我太太、我的小妾、还有我的朋友都说我比较好看呢?原来我太太偏爱我,她偏私了,所以她看不清楚。我这个小妾很害怕我不宠爱她,她怕我,所以说我长得好看。我那个朋友因为有事要求我,所以说我好看。
  您看人不冷静下来,看不到问题点。所以《大学》里面讲,“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怕他了,看不清楚;“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可怜他了,有时候你也看不清楚;“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你对人家态度很傲慢,你对人家有成见,看不清楚人。
  邹忌他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他把这一段故事讲给谁听?齐威王。他就跟威王讲道,“前几天我家里发生这件事。”齐威王一听跟大家一样,都笑得挺开心的,觉得挺有意思的。结果邹忌话锋一转,“国君,我们齐国的土地,有一千公里,千里之地,城池有一千两百座城池,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您身边的太太、妇女,还有左右大臣,每一个人都对您有偏私,都讲好听话给您听。所有朝廷的臣子都很害怕您,比我还多,我才一个妾,现在是整个朝廷的臣子都怕您。再来,全齐国的人都有求于您,那这个状况之下,能看得清楚事情吗?能不被蒙蔽吗?我在家里三个人跟我讲,我就搞不清楚状况了,还以为自己比徐公还要好看。”结果齐威王一听,“所言甚是,讲得有道理。”
  其实我曾经跟一个长辈讲道,“某某人对我很好,这个人很不错。”我这个长辈很有阅历,笑一下对我说,“他对你好,又没有对别人好。他对你好,你就说他好,那你不也是看不清楚状况吗?”很多女孩子就栽在这里,“只要他对我好就好了。”所以人没有智慧会死得很惨,会掉到陷阱里面搞不清楚。应该是对一切人都好,他那个心才是真实的。只有对你好,对别人不好,他是有目的的,他不是平等、真诚的爱心。
  结果齐威王听到这一段,很警惕,所以接受了,纳谏了,马上提出具体做法。“从现在开始,臣子当面指出我的问题的,受上赏,最上的赏赐;能够上书写奏章,指出我的问题的,受中赏;在一些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失准确的,能传到我的耳朵来的,受下赏。”这个一公布,马上门庭若市。很多臣子来劝谏,臣民百姓都来劝谏他。过了几个月以后,慢慢地人就少一些了,偶尔会有人来劝。一年以后,几乎就没人,改过来了,就越来越少。一年以后,齐国附近的燕国、韩、赵、魏这四个国家统统都来拜见齐王,因为他德行好,国家强盛,人家不敢冒犯他,还要恭敬他。所以这个是什么呢?君王有德,他在朝廷当中施行德政,这一个做法就胜过了敌国,让敌国敬畏、佩服了。这是不动一兵一卒,就能让人佩服跟敬畏了。所以兼听才能明,非常重要。
  在古圣先王当中,我们非常熟悉的舜王,在《中庸》当中夫子也称赞舜王是大智慧的人。“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我们看到夫子赞叹舜王大智慧。接下来这一段我们肯学了,我们也能恢复像大舜一样的性德。“好问”,为什么赞叹他大智呢?因为他好学、好问,“好学近乎智”,不会的东西他懂得去请教。
  我们虽然学了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有一些认识,但是也不要觉得说好像懂得这些道理,什么都能做,这就有点变成傲慢。《师说》里面提到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的技能,不同的行业,它个中的学问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很多企业,它的规模蛮大的,但是为什么在这么大的规模,最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会垮掉?就是因为起了傲慢。觉得这个事业我做成了,什么事业我都可以做得好,然后他就跨行,一下子掉以轻心,整个财富就完全赔掉了。又有一句俗语讲,“隔行如隔山”。所以不懂的、不同领域的、自己不认识的,都要“好问”。
  然后没有领会通达的,也要懂得请教。《弟子规》说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些态度都很重要,一个一国之君,他要多去问,多去了解客观状况,他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不管是决策还是用人,都是如此。所以“好问”很重要。我们看夫子也是“入太庙,每事问”,不懂的都是主动求学。
  “好察迩言”,“察”是观察、省察。“迩”是近,离我们很近。我们说闻名遐迩,遐就是远,迩就是近。“迩言”,很近的言语,就是一般老百姓很熟悉的谚语。因为谚语它很朴实,也很简易,所以一般老百姓他一听容易了解。比方,我们今天跟一般的老百姓,我们一开口就跟他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一定想,你说什么?听不懂。是吧?因为这是有读经典他才知道这一些话。可是你跟他讲“恶有恶报”,他马上给你接“善有善报”,是吧?但是你跟他讲,“作善降之百祥”,他也接不下去了。所以一般老百姓他比较熟悉谚语。
  而上位者,他在教化人民的时候都能观机、契机。这个是他心柔软,能设身处地讲什么话,他听得懂。所以您看,我们今天面对两三岁的孩子,你一定要用两三岁孩子能理解的话跟他讲;你跟商人可能就用商人的言语,他一听就懂了;你跟工程师你就跟他说x平方加什么,他比较听得懂。所以讲话都要契道理、也要契这个机。你不能一个上位者唱的是高调,底下人都听不懂,这样也不行。
  所以“好察迩言”,就是体恤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再用这些语言去教化。比方我们很熟悉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因果教育,可是它很浅显易懂,但是它讲深行不行?可以。种瓜会得瓜,种豆会得豆,讲深一点,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种子,都会感来以后的果报。所以这些道理老百姓可以接受,还可以讲深一点,让人更去领悟深层的意义所在。所以“好察迩言”,这都是上位者好学并懂得教化的道理。
  而且“好问”,了解到很多状况的时候,有时候听到的事情,他讲出来不一定公正,甚至有时候会批评人,所以隐恶,不好的部分不去张扬、不去讲,他有讲对的部分肯定他,而扬善。或者朝廷里面哪些行为做得特别好的,都把它彰显出来,形成好的风气。我们看唐太宗面对臣子进谏非常好,马上赏绢两百匹,那个赏就是要带动好的风气。
  《弟子规》当中告诉我们“见人善,即思齐”,“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你看扬善。所以大家看,《弟子规》是不是治国宝典?你们怎么没有配合一下?治家跟治国道理都一样。我们刚刚讲每一段有没有把《弟子规》的句子拿出来?有,你不能小看。“四书”那些教诲具体落实了,也没有离开《弟子规》这些生活处事的原理原则。
  隐恶扬善是非常重要,因为假如扬恶了,大家学到的都是恶的了,那就产生流弊、副作用了。现在从事这个传播媒体的人就不懂,他没智慧。他就觉得什么事都要给它报出来,而且要报得很仔细。那一些作奸犯科报那么仔细,不就让有歹念的人全部都学会了。所以你们的亲戚假如有在传播学院教书的,要把大舜这句话介绍给他们,要抓住隐恶扬善的原理原则。不然,您看现在媒体传播这些讯息,把下一代都教坏了。
  而且他们不知道一个真相叫做“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学一次他就学会了,就麻烦了。除非他的德行根基很牢了,免疫系统很强了,不会受到染污了,那还可以,不然一般污染的东西都会受影响的。而且听了这些话之后,大部分都会太过或者不及。除非他已经到《中庸》的境界,不然一般的言语都是过,不然就不及。
  其实过跟不及,我们常常在人生旅途当中会犯。比方,我们管孩子很严格,严到没有亲情,最后孩子反弹了。然后我们也说,“好,那我以后都不管了。”有没有这种情况?这种话就是我们从过一下又到不及,有的又从不及一下太过。您看有些人很节俭,节俭到最后,然后可能旁边的人一直给他煽风点火,“哎呀,你何苦啊,赚钱就是要花的嘛。”听听听,一下子就从很节俭,“好,我就痛快的花”,一下又到不及去了。所以要循着中道,是要时时能够很冷静地来观照自己、省察自己才做得到。

顶部
 
南京诚敬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苏ICP备14059449号
電話:025-58553676 傳真:025-84369466-888 郵箱:cjrwh@sohu.com
公司辦公地址(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工业园农商街228号诚敬儒文化
华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中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及客服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