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關於誠敬儒資訊中心文化服務產品服務文化樂園招商加盟招賢納士聯繫我們
 
文化乐园
    德育故事     经典精读     儒家有约     圣贤恩泽     修学次第     善文赏析     其他资料下载    德音雅乐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为:首页 >> 文化乐园 >> 经典精读
 
《群书治要360》70
作者: 发表时间:2016-10-11 浏览次数:870 次

第二十三03

  所以“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位者不辨是非,喜欢听这些谗言,底下这个风气就会越来越盛了;假如上位者很冷静,能分辨忠奸、善恶,甚至于判断出来是不实的,又能适时的惩罚这些佞臣,那这个风气它就不会发生了。太宗曾经接受魏征的劝谏当中,我们一起也学习过的,《谏太宗十思疏》,里面有一句也是跟谗言有关的:“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想到会有这些谗言、这些邪人的风气,那怎么样来制止呢?“则思正身以黜恶”。自己有很好的修养,很有智慧,就能辨别清楚,然后能判断这是谗言,这是邪臣,进而罢黜、远离这些恶人。
  所以还是回归到自己正身,自己修身的功夫。这些谗言能起作用,一来,为人君者疑心太重;再来,脾气太大。这些谗言,几句就把情绪统统给调动起来了,听话有时候要保持心平气和来听,才能分辨清楚。一个人能够不听谗言,那也是相当有定力、智慧了。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讲道,“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一个人是很明智的,看事情是可以看得很长远的,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他能判断这些谗言。“谮”、“愬”,这个都是属于进谗言的部分。
  这一句当中,比喻谗言就像浸润,就是水在滋润东西的时候,都不知不觉,它慢慢水分就一直渗透下去。“肤受之愬”,把谗言比喻为在皮肤上面的灰尘。大家每天洗澡,皮肤上有没有灰尘?有。什么时候沾上去的?不知不觉。所以这个谗言可能就是一次、两次、三次,不知不觉就受影响了,能完全很冷静、不受影响,不容易。
  有一个故事讲到曾子杀人。曾子是至孝啊。有一天刚好有人跑来跟他母亲讲:“曾子杀人了。”他的母亲没有任何情绪的起伏,神态自若,不受任何影响,继续织她的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说:“曾子杀人了。”他的母亲回了一句话,“我儿子不会杀人”,接着继续织布,拿着梭子织布了。又过了一阵子,又有一个人跑来跟她讲:“曾子杀人了”。当下她母亲有点惊慌失措了,就把那个梭子扔在地上,就赶紧走掉了,心里不安了。结果是郑国有一个人跟曾子同名同姓,不是她儿子。
  这个故事是有一个臣子讲给他国君听的。讲完了,他告诉国君,“我没有曾子的贤德,而国君跟我的关系,也比不上曾子母亲对她儿子的信任。我贤德不如,信任也比不上,而且讲我的人,会超过三个人,那国君到时候您可能就不信任我了。”所以这个臣子借这个故事打预防针。国君您现在把我派出去,最后别把我给砍了。您不能听信旁边那些谗言。最后这个国君答应他了。然后真的发生状况,他赶紧传信告诉国君,您忘记上一次我们讲的那个故事、那件事了吗?国君才稍微有点恢复记忆。不过,后来国君去世了,他的儿子还是听了谗言,最后这个大臣还是被冷落了。所以不听谗言不容易。
  不过假如你是那个臣子,也别太伤心,“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生尽力就好,随缘、随分、随力,也不要强求,强求到最后可能“借酒消愁愁更愁”。真的没有机会,没关系,开私塾教书。是不?您看古人那个时候遇到乱世,尽心尽力栽培下一代,等机缘成熟了,他所教出来这些学生,又能够让整个社会恢复安定。
  所以进也好、退也好,都是想着老百姓。而君臣之间,人与人之间,贵在相知,都能很理解对方的志向、对方的诚心、对方的人格,你要相信这个,相信他的发心,相信他的愿心。至于有一些什么缺点、毛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因为别人讲了他什么毛病了,就对他有成见,这样就可能会冷了对方的心。
  所以在面对这些谗言的时候,都能时时记得他心地最可贵的那些态度,这样就不会受这些谗言的影响。甚至于那个进谗言的人,你还可以借这个机会提起他的正念。“你看他这么多好处,你怎么都没看到?他现在有不足,我们要‘善相劝,德皆建’,不应该是批评他,更不应该是落井下石了。”有时候讲人家的不好,也是一种习气,修行人有时候也难免,借由领导、借由身边的同参道友提醒,也能慢慢发觉,把它改过来。
  其实有时候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讲话讲到意识不到,他讲着讲着就批评人了,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样不好。没人提醒他,他不觉得。你在讲那个人,哪里不好、哪里不好,这些人都还没见过他,你就障碍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到时候人家对还没见过的人都心存成见。这样言语就造口业了,这样不好。要口吐莲花,这个才好。
  尤其我们处在这个时代,中华文化的教育,三、四代人断了,大家都没有基础,所以要“隐恶扬善”为好。扬了善,让大家慢慢去效法、学习;你反而扬他的恶,断了他向善、向上的心就不好了。为什么?他恼羞成怒,他觉得你都说我这不好、那不好,那我就坏给你看好了。这个是孔子也有讲到这一段。
  在贞观时期,我们看太宗皇帝怎么来应对谗言。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上奏(这右仆射跟左仆射其实就是宰相),说到:“监察御史陈师合,上了一篇奏折叫做《拔士论》(提拔这些读书人,《拔士论》)讲道,人的思虑是有限的,他的思虑、精神、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总是能够了解,然后担任好几个职务,所以应该多提拔一些人来担任这些工作”,杜如晦讲道:“这一段话应该是在讲我们(杜如晦、房玄龄,这都是左、右仆射这些大臣),人家应该是在讲我们,我们兼了好几个国家的重要职位”。
  结果太宗对戴冑说道:“我是以至公来治天下,不是因为说这几个臣子跟我关系不错,我就委以重任,不是这个样子。虽然他们从我在做秦王的时候,就跟着我了,还没有做皇帝以前都跟着我了,但是是因为他们都真正有才能跟德行,所以他这么讲,其实是在毁谤、在离间我们君臣的关系。过去阿斗虽然昏弱,但是因为对诸葛亮没有丝毫怀疑,所以他的国家才能够安定;今天我是因为有杜如晦这些大臣,才能让这个社稷安定。所以他这个是刻意要离间君臣的关系。”于是就流放陈师合到岭南那个地方去了。
  虽然太宗引导群臣来劝谏他,但他在接受劝谏的时候,还是会判断这些是非、邪正。在贞观三年的时候,太宗又对房玄龄跟杜如晦讲道,说他听闻自古这些帝王上合天心,都是以上天仁慈之心来治国,而能让天下太平;除了他的仁慈之外,关键也是在这些股肱大臣相辅佐,所以他体会到这一点,就广开直言之路,让臣子劝谏。其实广开言路,是要了解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百姓有没有受什么冤屈。结果近来发现所有这些上奏讨论事情的人,都是在告发人家的阴私,谈人家一些缺点,谈百官的阴私、缺点,而且讲的事情细小到根本都不可取,跟国家安定也没什么关系,变成太多都是在批判人家的隐私了。
  结果太宗说道,他考察很多的皇帝,都是因为这些攻击人家阴私,造成君王怀疑臣子。君王不相信臣子,下情就不能上达了,所以“欲尽忠极虑”,欲为国家尽一份心力,殚精竭虑的为国家政策考虑,也做不到了,因为君王已经怀疑这些大臣了。这里强调君王不可以怀疑臣子,而这个怀疑,又是因为这些没有见识的人,专门告人家的阴私,进这些谗言,乱了君臣的关系,对国家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太宗说到了,从今以后,假如有人上书是攻击人家的阴私小恶,就把他以进谗言的罪,定他的罪。太宗马上也是处理,此风不可长。所以虽然是接受劝言,但也在这些劝言当中能够分辨出来这些邪正。我们接着来看第十册一千两百三十八页倒数第二行。我们一起来念一遍:【夫人主莫不爱爱己。而莫知爱己者之不足爱也。故惑小臣之佞。而不能废也。忘违己之益己。而不能用也。】这里提到了,这个“夫”是发语词,“人主莫不爱爱己”,人主没有不宠爱这些喜爱自己的人;“而莫知爱己者之不足爱也”,却不知道喜爱自己的人,其实不值得宠信。这些爱己的人可能都是以情感、私情或者他的私利,所以对君王就特别谄媚、巴结、赞叹,反而都不进直言劝谏的。
  因为都喜爱这些佞臣,这些佞臣又特别都是讲谄谀的言语,甚至于这些佞臣都是私心比较重,而忠臣又是大公无私,所以他有既得利益,常常都会批判这些忠臣。接着讲到,“故惑小臣之佞”,因为君王喜欢他们,所以君王就被这些奸佞的小臣所迷惑了。“而不能废也”,被迷惑了,又看不清楚这些人,是在乱整个政治。“不能废”就是又不能罢黜他们。那这些奸臣在君王身边、在朝廷当中,被排挤、被陷害的就是这些忠臣了。
  “而忘违己之益己”,忘记了、看不到其实违背自己心意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有益的。不只对自己有益,对国家跟人民有益。他这个“违己”,是违背君王的意思。为什么违背呢?因为君王想法错了,或者君王有放纵自己的欲望了,这个不提不行。但是往往违背自己的意思,君王不高兴了、生气了,就排挤了忠臣,最后就不愿意见他了,可能就被贬官了。
  这一段我们之前也跟大家提到唐玄宗,当时候韩休、张九龄这样的忠臣劝谏,唐玄宗还能接受。他知道这些忠臣是为老百姓,虽然自己常被批评到照镜子都瘦一圈,可是他想,瘦了我一人,肥了天下人,值得。所以玄宗在这一些态度上也是让我们听了很感动。“莫以成败论英雄”,他是后来遇到更高的境界,考试没过关。当然他前面做的好的部分,也是给我们人生很好的启示。
  这个“惑小臣之佞”,就是这些佞臣的谗言产生作用了,那国家就要受灾祸了。所以有一句话讲道,“谗言慎莫听”,这个“慎”就是很谨慎来判断,“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君王听了谗言,这个忠臣就可能要被杀害了;“父听子当决”,父母听了谗言,可能跟子女就要决裂了。“夫妇听之离”,夫妻之间听了人家的谗言,可能就要分离了;“兄弟听之别”,“别”就要分开了,兄弟就分家了,不来往了。
  这个谗言很厉害。“朋友听之疏”,朋友听了谗言就疏远了;“骨肉听之绝”,骨肉之间听了谗言就可能会绝灭了。我们讲到这里,反思自己的人生,跟亲戚朋友有没有决裂的?假如有,一,这一生有没有听谗言?二,怎么身边的人一个都没劝?当然,人家都没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要今天回去之后开始,“你们怎么统统都没有劝我?”回去秋后算账,这个不对的。我们自始至终有一句话不能忘,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所以这一段话后面讲:“堂堂七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这个“龙泉”是一把宝剑的名字,就是这谗言很厉害,多少家庭关系、多少忠臣就是在听了三寸舌之后,遭到祸害的。
  我们刚刚讲到的,“兄弟听之别”、“父子听之决”,这些情况,可是我们看,圣贤人不受影响。在《论语》当中,夫子赞叹闵子骞,“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昆弟”是指兄弟。闵子骞的故事我们比较熟悉,“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这一份诚心、至诚,把继母的良知唤醒了。而他那一份至诚,也来自于完全不见后母的过失。人一把别人的不好放在心上,就有成见了,就没有办法达到诚。没有办法诚,就不能感通,不能化解彼此的对立跟不满。
  当时父亲发现,后母用芦花给闵子骞做衣服,所以他冻成那个样子,一气之下要把后母赶走,当下闵子所想到的就是这个家,就是后母,就是两个弟弟。念念为后母跟弟弟着想,这是至诚。最后,感动后母跟弟弟一家团结和乐。所以他们那份亲情是非常的亲密、非常的信任,没有丝毫怀疑。所以就没有那个缝隙,人家可以离间他们的关系。
  这里也提醒我们,会有这些离间的谗言,根源还不是在这个进谗言的人,根源还在我们自己跟亲人、跟这些君臣关系当中的信任不够。有一句俗话讲的,“谗不自来,因疑而来”,因为有怀疑心,所以这些谗言才召感来;“间不自入”,这些离间的话,也不是自己进来的,“乘隙而入”,有一些不满、一些成见,谗言才能进去。其实人生很多道理都跟这个相应。您看婚姻当中出现第三者,这个第三者不对,但为什么会发生?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夫妻之间没有完全的信任,没有一心,没有一体。
  在历史当中,周文灿他的哥哥住在他家,他供他住,供他吃。有一天,哥哥出去喝酒回来,有点不清醒,动手打他。结果他的邻居看不下去了,纷纷要去骂他哥哥。结果文灿马上阻止他的邻居说:“你们不要讲我大哥的坏话,你们不要离间我兄弟的感情。”大家看,他的邻居听到这一番话,为之动容。这样的弟弟不简单,照顾哥哥都觉得应该的。哥哥打他,他一点都不计较。
  我们再想想,当他哥哥清醒的时候,了解到这些状况,更惭愧了,是吧?人都是有良心的,我们都真正用一份至诚,迟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这个文灿,哥哥一打他,“你吃也是我的,用也是我的,你还敢打我?”那就越打越重了,是吧?所以我们人生当中,所有的关系都是道义,哪有说付出了,统统都记在心上,这个都是利害,不是道义了。
  好,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顶部
 
南京诚敬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苏ICP备14059449号
電話:025-58553676 傳真:025-84369466-888 郵箱:cjrwh@sohu.com
公司辦公地址(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工业园农商街228号诚敬儒文化
华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中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及客服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