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關於誠敬儒資訊中心文化服務產品服務文化樂園招商加盟招賢納士聯繫我們
 
文化乐园
    德育故事     经典精读     儒家有约     圣贤恩泽     修学次第     善文赏析     其他资料下载    德音雅乐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为:首页 >> 文化乐园 >> 儒家有约
 
学习《做孩子一生的贵人》心得分享十
作者: 发表时间:2016-11-22 浏览次数:1595 次

学习《做孩子一生的贵人》心得分享十

一、广西南宁市碧翠园孙老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人:

大家好!

后进末学广西南宁市碧翠园学校孙老师汇报学习心得:本周听了王宝寨老师关于《礼记学记》的讲解,感觉受益匪浅,王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从理论层面的理解到具体实施方法的操作都给出了明确指导。

立志这一方面来说,原来孩子们不管是要开公司做老板还是要考大学多挣钱,这些都只是欲望的体现,而非做人做事的原则、志向,如果从小以此为目标,长大后就算真正的实现了所谓理想,也已经和我们的传统道德相去甚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物质文明越发展,精神文明越缺失的根源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从根源上改变孩子,那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了!

再就是王老师关于家校共建的建议,个人深有同感,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我们在学校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回到家里,家庭成员给孩子的是另一种原则,那不仅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扭曲,学会阳奉阴违,两面三刀,这样我们老师只会越教越累,越来越没有成就感,所以,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一直重视。在开学之初,先进行一次新生家长会,跟家长们沟通介绍我们所遵循的原则:国学传统。让家长们有所了解,达成共识,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取得家长的认同!然后,在每个学期定期、不定期的召开家长课堂,请模范家庭做榜样,跟家长们进行互动交流,让家长们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家庭成员的原则观念、行为习惯都能以《弟子规》为准则,在家里不止要求孩子做到,家庭成员之间也身体力行,身教甚于言传,从而带动更多的家庭走进国学,回归传统!

学习之路重在践行,要改变现状、改善国风,先从自身做起,希望能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

个人浅知拙见,恳望领导批评指正!

二、广西南宁市碧翠园学校吴老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人:

广西南宁市碧翠园学校吴老师恭敬本周学习心得。末学本周学习了老师《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第十集。老师在本集主要讲了振兴师道的问题。末学稍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安贫乐道,为国育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学业、事业、养儿育女皆能有成。而常言道大器晚成,许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树也得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方能长大。栽培一个学生要相当的心血,所以安贫乐道才能为国育才。积财不如积德,只要生活能过得去就可以,何必要多赚钱?我们要积功累德,这点就很了不起,为什么?能忍的人,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心是安定的。安定心生智慧,不生烦恼,所以处于贫贱,他仍然是快乐。几千年来,为师者安贫乐道,时时刻刻想着学生的利益,学生才会尊师重道,用心中的一把尺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为国家培养出人才。

二、为人师表,自我提升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隐含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尤其是在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与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面对着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想使自己的知识不匮乏,思想不生锈,就要勤奋学习,不断了解新道理,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的为人师者更该如此,因为想给别人一碗水,你就必须要有一桶水

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满招损,谦受益好古,敏以求之。我们的祖先在教育上的智慧,以及教育的方法,不输给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可谓有理论,有方法,有成果,历朝历代圣贤人物灿若星河。可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要么是妄自尊大,发明一些自以为高明的理论。要么是妄自诽薄,把我们的祖先说成一无是处,而把西方的一些教育理论捧上天。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从来不知道要向古人求教。述而不作,就是夫子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现在的人都喜欢搞新东西,要发明创造,夫子没有。信而好古,对古圣先贤他有信心,喜欢古人的东西。古人的东西就是自性的流露。自性是圆满的,象个圆球一样,圆球上你能加什么东西,你加一点是多余的。你缺一点也不行。所以圆是达到究竟,不能加一点,也不能减一点。你还要什么创造,还要什么发明呢?都圆满了嘛。古圣先贤圆满,你自己也达到圆满,跟古就合而为一,跟今也合而为一了。今天的人都看不起古人,那叫傲慢,有这个傲慢就不行了。为什么?因为你的自性里头没有傲慢,傲慢一生起,你的自性就见不到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应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不要去搞所谓的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它不是自性的流露,它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出于妄心,出于妄心,故曰妄想。

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乃勤奋也。好,乃喜爱也。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你勤奋好学终会有所成就。当你学习时,必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是必然的,有何可言。通过勤奋学习,会增长见知,提升自我;不耻不问,又会进一步地升华自己。因此,能做到它是十分重要的。况且,对于社会来说,每个公民谦虚而优秀,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将得到无限的发展。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教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

师道,背后承载的是千年万世的圣贤智能。尊师,就是尊重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就佛法而言,尊重师道,就是尊重当人自性。唯有尊师重道,我们才能回归纯净纯善的本性,把扭曲的人性导归正途,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化解当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把世界带向一个安定和平的未来。重振师道,无疑乃当今之要务;师道之隆,必然为天下之福祉!

说得不到之处,恳请各位家人批评指正,末学不胜感激!

三、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吴老师

学生恭敬汇报本周学习心得,恭请王宝赛局长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们要振兴师道就要做到:

一、安贫乐道,为国育才。二、自我提升。三、向孔老夫子学习,以他为榜样,学他如何学习,学他如何教学,以及学习者应有的十种态度。以下末学就自我提升与大家做个分享:

真像老师说的那样: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当我们觉得这一件事情应该做,必须做,但是我们却没有能力做,这个时候才是真正人生的苦。而我们已经知道传统文化进校园是现在刻不容缓的工作,我们内心只怕自己的能力做不了,所以赶快得提升!故,当我们真的愿意担当起为国育才的这个使命时,一方面就要不断地精进学习,自我提升;一方面还要踏实力行,即传道、授业、解惑。在《韩诗外传》当中提到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当我们定位为人师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可以启发学子的德行。如何有智慧?《中庸》告诉我们:好学近乎智,好学就是学习不厌倦、不中断。行可以为表仪决定从解行相应来的。智慧德行决定会提升!末学自从跟着诚敬儒文化有限公司搭建的传统文化师资共学群学习以来,学习几乎没有中断过,觉得很充实,很法喜。个中的喜悦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末学除了每天早上坚持早起学习一个半小时外,我每周晚上的学习安排如下:周一参加王局长给我们的点评与学习;周三参加在离家五分钟的福慧斋的共学:老师主讲的《细讲弟子规》读书会;周六参加在南行实小的共学:老师主讲的《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周五晚上陪伴部分家长孩子学习传统文化;周二、周四,一天家访,一天陪女儿在家一起学习传统文化,落实母慈子孝;周六白天如果没有特别需要参与的公益活动,一般都会去看望父母长辈,力行孝道;91岁的祖母经常住在我家,早晚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照顾好老人家。周日下午参与学校传统文化公益亲子班的教学工作。周日晚上进行一周总结反思。非常感谢诚敬儒师资共学平台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王局长讲的《学记思想与当代教育》,每次聆听都令末学受益匪浅,醍醐灌顶,正好可以马上用到当下的教育教学中,有雪中送碳的感受。末学总觉得自己力行的力度不够,听王局长说我们教学的过程就在力行,于是末学周五晚上和周日下午的公益班上都会复讲王局长讲得内容。老师说讲出来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当我讲完一遍后再去聆听老师的音频时,收获又加了一层。所以,特别感恩王局长的开解。尤其是末学就如何立志的主题,给家长孩子们讲了两次课程,还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周五晚上虽然已经很累了,但看到我班的几名企业家的孩子,由于父母全力以赴在自己的事业上,对孩子关心与交流很少很少,孩子现已经是初三了,都有厌学放弃自己的现象。经末学很多次的电话联系和家长会,现在令我很欣慰的是,每到星期五晚上六点半他们不管怎么忙,都会放下手上的事来校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帮助孩子立定远大志向。一向令我班师生很头痛的朱睿,每周五晚父子俩必来学习,现在朱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立定了远大的志向,对老师特别恭敬、特别好学、特别喜欢助人为乐,人际关系也大大改善。现在末学也准备就蔡老师和王局长讲的内容写几篇文章,因为我们学校一直做推进高效课堂,三部六查,小组模式,同伴教学。校长特别鼓励我们多写文章,上周的全校老师会议上,还被校长点名肯定,鼓励我与现初一的几个班主任一起学习交流传统文化进班级的做法。
以上是末学的一点粗浅心得,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末学吴老师鞠躬感恩

顶部
 
南京诚敬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苏ICP备14059449号
電話:025-58553676 傳真:025-84369466-888 郵箱:cjrwh@sohu.com
公司辦公地址(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工业园农商街228号诚敬儒文化
华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中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及客服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