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關於誠敬儒資訊中心文化服務產品服務文化樂園招商加盟招賢納士聯繫我們
 
文化乐园
    德育故事     经典精读     儒家有约     圣贤恩泽     修学次第     善文赏析     其他资料下载    德音雅乐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为:首页 >> 文化乐园 >> 儒家有约
 
《女论语》10
作者: 发表时间:2012-12-10 浏览次数:1130 次

          女论语 第二部分 导言 第九段

  她集结的这个女训,就是女德的教育,就叫《女论语》。她的妹妹若昭解释,做了注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
【夫《论语》。圣贤问答之言也。可与之并列乎?】
  这问得好,“夫”就是语气助词,没有意思,为什么这一篇文叫《女论语》?《论语》那是圣贤问答的记录,“四书”的《论语》大多都是孔子回答门人的话。这篇《女论语》里头记载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的日常小事,譬如说怎么样纺织,怎么做饭,要早起,要怎样侍奉父母、公公婆婆,相夫教子,怎么待客等等,这些都是很平常的言语,写得太具体了,生活的事情,能够跟《论语》并列?《论语》都是讲的圣贤人的境界,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怎么能够以《论语》为题?这个问题问得好。底下陈弘谋先生回答:
  【然吾观曲礼内则。所载葱薤酒浆。纷帨刀砺。纤悉具备。盖至道不离乎居室日用之常。而圣贤垂训。无非欲人言动举止。悉合于当然之则。《论语》二十篇。亦岂在高远哉。】
  这回答得好,让我们不能忽视对《女论语》的学习,不能轻视它。虽然《女论语》里面讲到的都是日用平常的事情,很多是生活小事而已,但是你看看《礼记?曲礼?内则》篇里头,它们这些篇章所记载的,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像“葱薤酒浆”,“薤”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荞头,小蒜,这都是一些必备的食品,葱蒜酒浆,我们讲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是日常生活必备之物。“纷帨”,纷是抹布,“帨”是古时候人的佩巾,就是现在我们讲的手绢儿,拿来擦东西擦汗的。 这里还有“刀砺”,砺是磨刀石,这些东西都很微细、很平常。“纤悉具备”,“纤”是讲的这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微细,这个悉,是很完备。讲得这么完备,都是讲这些日用平常。为什么?圣贤教诲我们,“至道不离乎居室日用之常”。“至道”就是最高的道理,最高的道理原来也离不开“居室日用之常”,居室是你的生活起居,日用平常,能离开吗?不能离开。《中庸》里面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大道在哪儿?大道无形无相,它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面,每一个事,每一个物,举手投足,言语造作都不能离开道。
  道是讲什么?宇宙的本体,佛家讲自性。宇宙万物全都是自性所变现的,所以不能离开道,不能离开自性,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找不到东西。所以见了性的人,你去问他,性在哪儿?就是至道在哪儿?他随便举起一物,这就是,这个毛巾、手绢它就是,至道就在这里头。
  所以你才了解,原来道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我们平常的待人处事接物。那怎么才能证道?你能觉悟了,你就证道。不用改变你的生活,只要你在生活当中做一个觉悟的人,做一个智者,你就是证了道的人,见了性的人。证了道,见了性,还是过着原来一样的生活,只是他的心态改了。原来的心态是烦恼的、痛苦的,现在的心态是快乐的、幸福的、智慧的、光明的。
  确实,特别是讲到妇女,妇女在家里主内,天天都是跟锅碗瓢盆打交道,日用平常,你看看这女德里面,就是讲女子在家里做的事情,都是很平常很琐碎。你要是不懂得按照道来生活,你在里头生烦恼,你会很厌烦,天天干这个事情,真厌真烦了。一烦了,起了怨恨心,抱怨:“我做得这么辛苦,他都不理解,回来还挑三拣四。”心里怨气就产生了,家里有了怨气,就不和了,那种自然和谐一体就被破坏了。自己痛苦,自己烦恼,传染到先生也痛苦、也烦恼,这一家人都受影响,你看全家就陷在痛苦烦恼当中。
  要是你真明白过来了,晓得原来我做这些事情,天天做的家务,煮饭、烧菜、打扫卫生,那是什么?那是在做圣贤人的事情、过圣贤人的生活。圣贤的存心只是爱人敬人,没有自私自利,在家里面就可以落实圣贤之道。对先生你首先爱他,爱人从爱先生做起,从爱父母,爱公公婆婆做起,爱儿女做起,爱家里人做起,这是我们的至亲,最亲近的人。孟子讲的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你的心量慢慢地扩展,先从自己家里面存养爱心。爱心是什么?服务于人,让别人真正生欢喜心,你就在行菩萨道,你在落实圣贤教诲。菩萨道里面布施第一,你在修布施。原来就在每天的工作服务当中,你就不知不觉地成圣成贤了,多快乐的事情。圣贤人的心情快乐,他没有自己,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所以他能够真正全心全意为别人服务,就进入了人我一体的境界。
  人我一体,孔子叫仁,人字边一个二,这叫仁。真正仁的境界,是人我一体,没有人我了,哪里能够找出这是自己,哪个是人?你有自己,这叫有我相。有我相就有对方,对方是人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是烦恼,是错误的知见,要把它放下,你才能够得菩萨道,得圣贤道,你才能够真正进入仁的境界,你才能最后证道。
  证道是什么?不仅是对家人,与家人一体,而且是跟全天下人一体,这叫仁民。最后爱物,物的范围更广泛,比人的范围更广泛。物是一切有情生物和无情的众生。什么叫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缘是条件,各种条件组合成的现象。宇宙万物哪一物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都是众生。有情众生包括人、动物,这是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包括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一切星球,你都爱它们,这个爱是博爱。你的心量尽虚空遍法界,涵盖整个宇宙,没有不爱的。宇宙有多大,你的爱心就有多大。自己呢?自己没有了,纯是一种慈爱,慈爱就是你的身体,就是你的法身,你跟宇宙是一体,你就成圣人了。
  这种爱,佛家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是没有条件。为什么慈悲、慈爱没有条件?因为是同体,就像你自己的身体,你是不是爱你身体中的每一个器官?对。假如有一个器官出了毛病,全身另外的器官都会要帮助它才对。譬如说你的眼睛有毛病了,你的手可能就去抚摸它,那手抚摸眼睛会不会跟眼睛讲条件:我来帮助你,你得给我多少报答。当然不会。为什么?一体。既然一体,又有什么条件可讲?帮助是应该的,是本分,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这个爱心先在家里养成,就在这些日用平常小事,天天做饭,天天搞清洁家务,侍奉先生、侍奉公公婆婆这些事情当中,你就证道。你看,你会修会学,你是法喜充满,真正是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学了,你要会用,习就是你真正去练习、去实习,真干。真干你才有真体会。如果你光学了些言辞,学了这些文字,你没去真干,没去落实,你不会有真实的体会,就是你不可能有那种不亦说乎的感受,法喜出不来,你会有计较的心,你会有怨天尤人,你会有烦恼,最后你会有疑惑。
  什么疑惑?这些女德教育是不是真能让我们幸福?是不是这是封建帝王时代男尊女卑,男人故意搞这一套女德教育来禁锢女子的?你会有疑惑。这些疑惑全都是没有真正尝到法喜,没有力行,所以她就对圣贤教诲疑惑。结果就是你会更烦恼、更痛苦,最后结果是家庭离异,你也不干你的活,他也不肯干他的活,互相之间就离异了。如果社会中很多家庭都破散,那社会就会动乱,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现在离婚率年年在增长,各国都是这样,这是很令人忧心的。而离婚之后,说老实话,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对女方,有什么好处?特别受到伤害的是孩子。所以单亲家庭的孩子,据统计,犯罪率高过正常家庭的孩子。青少年犯罪里头,单亲家庭是一个主要的因素。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什么?家里缺乏温暖,缺乏了教育。所以这个关系重大,懂得了,你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你要不懂得,你会过着痛苦烦恼的一生,这不学怎么行?
  这里讲,“圣贤垂训,无非欲人言动举止,悉合于当然之则”,圣贤教诲,教诲什么?无非都是让人“言动举止”,身口意一切的作为,“悉合于当然之则”,当然就是自然,本来的样子,这是当然,则,我们讲规则,证得了本性,自然流露出的是本善,本善就叫“当然之则”。这些女德的教材里面讲的也是当然之则。何以见得?周朝的三太,她们没有去学,没有系统地学这些教科书,但是她们真正成为了女中圣贤。她们所做的,你用《女论语》给它对照对照,她完全做到,百分之百做到。为什么?本善,本来就是这样。你问她,这样做会不会有烦恼,会不会有痛苦?她没有,她做得很开心、很快乐,她有幸福感。为什么?因为她所做的,跟本性本善相应。人本来是幸福快乐的,只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本性,所以快乐就失掉了,紧跟而来的就是烦恼。
  圣贤教我们先要刻意地来随顺这些规则,那是没办法,因为什么?现在我们确实已经迷失了本性,本善没有了。这个所谓没有不是真的丢掉,叫迷失了,因为你迷了才失掉,好像是失掉,其实没有,它还在,只是被我们的自私自利,被我们的这些小心量,这些烦恼给障住了。现在我们用这些规范来要求自己,先这么做,刚开始是刻意的,那是在去除习气,去除障碍,慢慢你就自然了。做到自然了,你就没有刻意,没有造作,自然随顺本性本善,那时候你就不知不觉成为了圣贤。
  “《论语》二十篇”,这是儒家“四书”里面的《论语》二十篇,“亦岂在高远哉”,它里面讲到的确实都是生活当中这些言行、存心,它没有很玄妙的东西。《论语》里面每一章都很实在,这些弟子们问得也实在,夫子答得也实在。但是就在这些很实在的教诲当中,里头就含有了道,高远就在其中。道岂是在生活外面去另外找个道?那就不是真道了,道离不开生活。而要学道、证道也不能离开我们当下的生活,在当下的生活里,只要你能够改心、改变观念就行。
【兹编条分缕晰。便于诵习。言虽浅俚。事实切近。妪媪孩提。皆可通晓。苟如斯训。亦不愧于妇道矣。】

  陈弘谋先生在这里评论,说宋尚宫《女论语》这篇文章“条分缕晰”,这里面分十二章,很有条理,层次分明,“便于诵习”,它以四字为一句,很容易记诵。先要把它记住,然后去落实。记住是第一步,记都记不住,那你怎么做?先要记。所以,我们真正有志于在自己身上落实女德的,就是想真正做一个淑女的,应该怎么样?天天读诵《女论语》,要立这个志。学贵立志,志什么?志在圣贤,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立志要成道,就是做圣人。道在哪儿学?就在日用平常中,按照《女论语》学就是修女德。据德,据是依仗,依仗着《女论语》里面所说的这种女德,就能证道。
  你仔细看看《女论语》讲的跟《弟子规》很相应,它是《弟子规》在女子生活当中具体的落实,还是在学《弟子规》。所以先读诵,然后受持,受持之后你能为人演说,演是表演,你真正做到了,你能表演出来了,你能感动人。一位真正具足女德的人,她有特殊的那种摄受力、亲和力,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魅力。女子的魅力在哪儿?真正把女德做到了,你那个窈窕淑女的魅力就出来了,人见到了之后,会生起无比崇敬的心,不敢轻慢你。
  《女论语》“言虽浅俚”,虽然文字讲得很浅。俚是近乎是俚语,就是日常用的俗话。当时这种文字真的是非常的浅近,就像俗话一样,现在我们有的文言还要进行解释,但是都不难。我们开解,不仅是在文字上讲清楚,更重要的是把每一句话里头的义理阐发出来,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你才甘心这么做。否则不甘心,为什么我要这么做?“事实切近”,就是它不离生活。“妪媪”,是年纪老的女人,女子到老了叫妪媪,“孩提”就是小孩,就是男女老少“皆可通晓”,都能读通,读得懂。真正的好作品,不要很高深,大家能读得懂,能够去照做,能够力行,这才是真正能传世的好作品。“苟如斯训”,苟是如果,如果你能够“如斯训”,按照这一篇教诲来力行,那你就真正“不愧于妇道”,你就具足了妇道。
  道和德,道是自然的、本来的状态,随顺着道就叫德。夫子讲“志于道,据于德”,我们现在还没证道,先要修德。学女德,修女德,你就能证道。这里讲的妇道之道跟圣人君子之道没有两样,都是回归到我们的本性,宇宙的本体,跟宇宙合而为一了。
  这个前言主要是介绍探讨学习女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五种遗规?教女遗规》里的《女论语》前面的两段前言,一段是引《唐书》对于《女论语》作者宋尚宫的传记,另外是陈弘谋先生,就是《五种遗规》的编著者,他对于学习《女论语》的一些看法,鼓励我们认真的来修学。在讲正文之前,还要讲一段“女论语序传”。
  “序传”只有几句话,这是在《女四书集注》这个本子里头,是清朝的学者王相编订和注解的。《女四书集注》在《女论语》之前有一篇“序传”,这篇“序传”是《女论语》的作者宋若昭(宋尚宫)她自己写的,也写得非常的好,说明她为什么要作这本《女论语》,目的和意义何在。我们也来认真学习一遍,真正明了,对于女德教育我们认识了意义和重要性,我们学起来效果就不一样。因为女德已经很久没有去提倡了,所以我们在意义和重要性方面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探讨。

顶部
 
南京诚敬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苏ICP备14059449号
電話:025-58553676 傳真:025-84369466-888 郵箱:cjrwh@sohu.com
公司辦公地址(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工业园农商街228号诚敬儒文化
华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中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及客服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