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關於誠敬儒資訊中心文化服務產品服務文化樂園招商加盟招賢納士聯繫我們
 
文化乐园
    德育故事     经典精读     儒家有约     圣贤恩泽     修学次第     善文赏析     其他资料下载    德音雅乐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为:首页 >> 文化乐园 >> 德育故事
 
小故事真智慧 14
作者: 发表时间:2012-12-19 浏览次数:1642 次

第二部分 教化实例 第四段 学礼

  一所幼儿园教导孩子如何接待客人,一个一个来练习。所以,经文不只是要讲解,还要实际带动孩子来操作,让孩子重复练习,熟能生巧。一天,巧妙的安排,中午吃饭时来了一位阿姨。她要走进教室门以前,所有的孩子本来在吃饭,统统停止,放下碗盘和筷子,争先恐后去接待客人。其实当他们能学以致用,就会学得很欢喜。这位阿姨走到门口,六个孩子排成一排,同时鞠躬说:“客人好!”这个阿姨不敢走进来,她说:“受宠若惊!从来没有被这么隆重的礼仪接待过。”接着她说:“假如下一代的孩子都这样,我们就很欣慰了。”
长者立幼勿坐
  有一个小女孩,她才两三岁。有一天,跟她父母、外婆外出旅游,在公园里,她父亲坐在那里看报纸,小女孩坐在一个板凳上面。突然她的外婆走过来,结果那个小女孩就迅速跳起来,因为那个椅子比较高,她马上跳起来,没有站稳就跌倒了。她的外婆、父亲都觉得很奇怪,赶快把她扶起,问她:“你为何跳下来?”小女孩说:“长者立,幼勿坐。”因为外婆来了,她就赶快跳下来。父亲觉得很汗颜,外婆走过来,他无动于衷在那里看报纸,两三岁的女儿却起身为老人让座。所以,后生可畏,面对这些学圣贤书的孩子,我们也要跟他们一样好好学习,落实《弟子规》。
入虚室如有人
  现在有很多孩子,到别人家里,可能主人到厨房去忙,小孩就四处参观。这样对不对?不对,这是对主人不尊敬的表现。尤其主人的卧房更不可以乱进入。这些都要给孩子做出提示。比如说很多房间他都走过了,如果主人发现有东西不见了,他就是第一嫌疑人。我曾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到同学家去玩,结果同学爸爸的房间里有一笔钱不见了,隔天他的同学就指着他说是他偷的。他在全班同学的心里被贴上了一个小偷的标签,百口莫辩。因为他无法证明自己没拿,而且他确实进去一段时间才出来。所以,我们要时时警惕,要避免嫌疑,不要被人误会。“入虚室,如有人”,这是避嫌。
生活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有个小孩在家里从来不扫地。有一位长者进了他家,就跟他说:“地如此脏,为何不扫一扫?”小孩就说:“我这个手是用来扫天下的。”口气真大!很多小孩说以后要当大官,要当大企业家。结果看他的房间乱七八糟。这位长者就跟孩子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连屋子都扫不好,如何能够扫天下?同理,连自己的卧房都整理不好,又如何能当企业家?
  《弟子规》也是管理学,是基础管理学。有条不紊的习惯要从幼小时开始扎根。家长不要只想着以后让他学企管,他就会了,现在要先打基础。一个企管硕士来应征,然而他的家里、房间都很零乱,这样的人你是否敢任用?所以,他学到的管理学都是纸上谈兵。
  卢叔叔曾经跟我说过,他到分公司去巡视,一定会去看看这些分公司的主管,他的桌子是否整理好,他的档案是否都归档了。假如连这些小事都不能处理的有条不紊,公司的工作就很难循规蹈矩去完成。所以,小地方大学问,都可以从细小之处,看到一个人的心是定或是乱的。
  因此,培养孩子做人做事的能力,一定要从小扎根。一些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火眼金睛,一看就得知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火候到何程度,欺骗不了他。所以,很多人觉得:我用大学、用硕士的文凭,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假如他做人做事不好,肯定不会被这些很优秀的企业家所录用。因此,为孩子往后能到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企业去做事,现在就要把基础打好。
从小要教孩子做家事
  小孩最强的能力是模仿。我的外甥差不多在两岁左右时,有一次,他母亲在擦桌子,刚好离开一会,他就拿起抺布在那里擦。结果我姊姊走过来,就对他说:“俊玮,这么小就懂得帮妈妈擦桌子,真是个孝子!”孩子听到妈妈的话,抬头挺胸,擦得更起劲。妈妈接着又对孩子说:“我们擦桌子,假如把边角都擦干净了,那就擦得很圆满。”一来成就孩子的孝心,再来藉此机会教导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什么时候教?一岁、二岁都能教。当他养成习惯,从小就会很勤快,其实我们已经帮助孩子奠定非常好的做人做事的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孩头脑特别好,交代他办事特别灵活,这样的小孩往往在家里都很认真帮忙做家事;因为他做事的经验愈丰富,就得到愈多的锻炼。
  孩子为什么会懒惰?根源何在?假如当孩子帮助妈妈擦桌子时,这位妈妈跑过去气冲冲地说:“哎呀,你搞的什么!走开,不要在这里捣乱。”孩子以后会不会来帮助做事?不会了。所以,做父母的要抓住机会教育,不然很多好机会就当面错过。等到孩子已经都不会帮你做家务事了,那时你再生气也无济于事。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一定要愈早愈好,因为一旦养成懒惰的习惯就难以纠正。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你只要把书给我念好就行,其他的事都别管。”这样好不好?不好!孩子只会念书,其他事都不做,对他来讲,他能否信任自己做事的能力?不信任。他愈不信任就愈不敢去承担工作,愈不敢承担工作就愈没有责任心,这都有连带关系,我们要深思熟虑。孩子多多去活动,对他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活动中,孩子也会感受到母亲操持家务的辛劳,心生感恩。正如俗话所说“惜劳”,孩子真正付出,真正去劳动,才会知道感恩,才会知道付出者的艰辛。所以,不能让孩子不劳动,绝对不能让他养成懒惰的习惯。
从小要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孩子要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要把生活搞得很杂乱,这相当重要。我们看看现在的孩子,不要说照顾别人,连自己都不能自理。有些大学生每次回家都背一袋东西,什么东西?衣服。一进门给父母的见面礼就是一堆脏衣服。还有个怪现象,暑假结束了,学生就把那些脏衣服直接放进垃圾桶丢了,床单也不要了,这太浪费了!假如孩子养成如此浪费的习惯,他这一生的败迹已经显露出来。你虽然能赚很多钱给他用,但他自己是否能赚那么多钱?可能就相当困难。所以,我们教导孩子,从小就要让他们自己洗衣服,自己洗碗。其实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做得很欢喜,因为他觉得自己学会了,能力提高了,有一种成就感。
  有个小朋友在家里从来不帮忙做家事,结果轮到他洗碗,他看看那个碗盘就走了,仍旧不洗。老师怎么办?按兵不动。吃饭时间到了,菜都煮好了,碗还没有洗,老师也坐在那里等着他来洗碗。这个小朋友没有办法,就赶快去把碗洗干净。接着老师跟他说:“我们是过群体生活,每个人都有本分事,假如你不洗碗,就没有碗用;假如老师不煮饭,你也没有饭吃。”因此,应该尽心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从小让孩子们多做事,生活能力就会提高。一个人生活不求人,就会过得很自在、很轻松。假如遇到一点小小的事情都无法处理,还要找人帮忙,还要花钱,很有可能他就生活在依赖别人之中。
为什么孩子生活没规律?
  我曾经问过学生:“今天吃过早餐的举手?”一看,差不多一半都没吃早餐。我接着就问:“是不是妈妈没有做早餐?”他们说:“妈妈还在睡觉。”所谓早餐,就是把钱放在桌上,上面写着“早餐”两个字,家长只管出钱。请问出钱的家长有没有真正去了解,孩子是否买了早餐?没有!家长不知道早餐的钱变成了电动玩具,变成了一大堆有色素的零食。假如孩子吃这些东西吃上半年、一年,体质绝对直线下降。
很多孩子都去打电动玩具,没有去吃早餐。为什么我会知道?当老师的要关心孩子,关心学生。我教的是六年级学生,六年级正值发育期,特别容易饿,差不多十点左右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了。所以,我的抽屉里随时都会放着饼干,他们都很爱吃我的饼干。很多学生基本上在九、十点以后,上课时脸色就有点发青了,一看就知道是肚子饿。经过了解之后,父母给他的钱没有买早餐,而是拿去花掉了。为人父母要让孩子生活有规律,自己要做出榜样,要让孩子的三餐正常,就要多付出一点。而你的付出对孩子将是一生的影响,无论是对他的身体健康,或是父母所做出的榜样,对他都非常重要。
勤劳得人缘
  我在教书的过程中,曾经教过自然课,每一次上完课就有很多器材要收拾。有几位学生都自动留下来帮忙整理打扫。看到这样的学生,内心有什么感受?心生欢喜。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一定会多加照顾,所以孩子勤奋就很容易得到长辈的提携、关怀和爱护。与平辈相处,假如孩子很勤奋,对他的人缘也是有直接的影响。比如说,他到大学去念书,假如跟几位同学同住在一个寝室,他一进去看到别人在打扫客厅,他就立刻动手跟着一起做,懂得处处帮助他人,处处体谅别人辛勤劳动。虽然还没有相处,但这种行为已经赢得同学对他非常好的印象,很容易就融入团体之中。
  但是,假如他在家里都不愿意做这些事,到了团体里,别人在打扫,他依然看着他的电视,其他同学对他的观感就不会太好。在家里不帮忙做事,就不知道做事者的辛苦。有时拿了东西还乱放,别人要用的时候找不到,这时他在团体中的信用跟印象就会愈来愈差,别人的怨言慢慢积累,到最后就会爆发出来。所以,劳动的习惯与人际关系是直接相关的。
教俭亦慎始
  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位老师拿着纸杯喝水。这个孩子见到后,很想要那个纸杯,这位老师就把水递过去说:“来,这个杯送给你。”他的父亲马上走过来说:“老师,我们带了茶壶,您自己喝吧!”这位老师没有搞清楚是何意思,就随口说:“没关系,只是一个纸杯,就让孩子喝吧!”结果这位父亲很坚持,而且用他的眼神告诉那位老师:“老师,我们真的带杯子来了,不用了。”此时老师马上感觉到是父亲要教育孩子,后来他就离开了。刚离开,这个孩子就开始闹情绪。他的父亲就跟他说:“爸爸跟你说,这个杯子都是砍伐树木而做成的,你多用一个杯子可能就会多砍伐一棵树,所以我们尽量少使用纸杯,能省下纸杯就要省。”这个孩子还是有点情绪,父亲又说:“假如你再胡闹,爸爸下次不带你出来了。”所以,让孩子珍惜任何一件东西,也要坚守“慎于始”,一开始就要坚持教导。如果让他养成了浪费的习惯,之后再来纠正是很不容易的。

                         摘自《小故事真智慧》

顶部
 
南京诚敬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苏ICP备14059449号
電話:025-58553676 傳真:025-84369466-888 郵箱:cjrwh@sohu.com
公司辦公地址(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工业园农商街228号诚敬儒文化
华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中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南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及客服服务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